【红色沙洲·小康梦圆】红色精神润心 党史教育树根
2021-09-22 09:12:23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何慧 | 作者:郭琳娟 朱文岗 欧智敏         

2020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来到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同正在上思政课的同学们亲切交流,希望同学们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努力成长为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一年来,第一片小牢记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以思政教育为依托,让孩子们在红色基因传承中,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培养呵护我们的“小树苗”茁壮成长。

今天又到了红色故事开讲时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半碗青稞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发生在红军长征的一个故事。

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思政课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述的这个红色故事是学校自主编辑成册红色校本教材——《不忘初心 走好新的长征路》里其中一个故事。作为思政课,老师以讲述红色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讲解共产党历史为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党史的浓厚兴趣,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学生在思政课堂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汝城县文明第一片小学四年级学生 朱精远:在思政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红色故事,我们要发扬红军精神,好好学习,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这一年来,第一片小不断探索校地融合、行思并举的思政教学模式,通过把身边的红色故事编写成红色校本教材,绘制长征主题的文化长廊、定期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讲故事比赛等方式,让红色精神润心入脑,用党史教育为孩子们培根铸魂

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老师 李亚东:总书记对孩子们说,你们现在是小树苗,以后会长成参天大树,总书记对下一代这么关心,作为学校,我们一定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将全方位、多角度的把学生培养好,将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从小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沙洲教育改革为蓝本,目前我县共有43所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及区域特色,编写了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从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为孩子们讲授红色故事开始,学校切实把红色历史故事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深耕青少年群体党史教育,让优良革命传统滋润我们的小树苗,让孩子们沿着正确的方向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芙蓉学校校长 钟华平:我们学校周边的红色景点有:政治部、卫生部、银行、后勤部等等,包括我们的红色教材,思政实践课,这些组成了一个红色教育“大礼包”,能从一年级覆盖到六年级,让孩子们从小就植根铸魂。

今天秋季开学,沙洲芙蓉学校正式投入使用,文明瑶族乡的五六年级全部被安排到这里就读,附近的韩田小学也会整体搬迁到这里。学校共设置了24个教学班1080个学位,总建筑面积13323.94平方米。除了教室,学校还建有宿舍、食堂、风雨操场、足球场等设施。

沙洲芙蓉学校五年级学生 朱子优:这么大的操场这么美的环境学习起来也很有动力,这个学期我要再拿一次第一名。

学生家长王小清   学校它很大,又很宽敞而且设备也非常齐全,我们的小孩在这里上学我们很放心。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片小考察调研时,戴着眼镜的朱佳妮引起了总书记的注意,习总书记还特意叮嘱她和同学们要保护好眼睛。新学期开学,朱佳妮从老师那里得知,新的芙蓉学校教室里的日光灯,都是护眼灯。

汝城县沙洲芙蓉学校五年级学生 朱佳妮习爷爷嘱咐我要好好保护眼睛,现在我到了新学校,灯全部都是护眼灯,我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沙洲芙蓉学校建成后,较大程度的扩增了文明瑶族乡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容量,切实保障我县山区孩子学有所教和有效化解大班额问题,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添砖加瓦。崭新的教学楼,完善的配套设施,美丽的校园环境也让师生、家长们满心欢喜,更加激励我们瑶乡的孩子们感党恩、念党恩,发奋学习,将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大森林”。

沙洲芙蓉学校副校长 朱献旺:学校美了条件更好了,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真的成为祖国的参天大树,为将来祖国的建设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热点
政务要闻
专栏
我要报料

  下载APP